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学 洪霞 528311
内容摘要:图书的利用率,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本文从读者基本构成情况、阅读利用情况以及对提高图书馆图书的利用率所采取措施与对策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图书应用
随着顺德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北滘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北滘镇政府对北滘中学图书馆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购买了相当数量的各类图书,也和顺德图书馆共享电子图书资源,图书馆从原来单一的纸质图书馆发展成为电子化、信息化,与书目信息共存的数字化图书馆,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在图书馆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图书内容新颖、反映最新社会动态、传递最新科学成果等特点,而受到广大学生的重视和喜爱。图书的利用率,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期借着中小学“新装备”工程建设成果展示的东风,为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更好的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使图书应用服务更具有针对性, 对我校图书馆图书应用情况统计并做了具体分析。
一、读者基本构成情况统计分析:
1、学生读者性别统计分析:
到馆借阅的男女生比例40:60,到馆借阅中男生明显少于女生的现象,从这一点看出女学生借阅的兴趣要高于男学生,这些女学生大多利用闲暇时间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而大多数男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文体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社团活动和完成教师的课外作业,只有当男生为完成综合实践课程和其他特定任务时才会去借阅。
2、学生读者年级统计分析:
在统计人群中:高一年级学生读者数量位居第一;高二年级学生读者位居第二;高三年级学生读者位居第二位居第三。从统计结果来看,高一是刚入学,是高中人生中最美好、最有活力的年龄段,是学习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段,是利用图书馆的高峰期,高二级学生也是高中人生中较为关键和重要的年龄段,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是自主创新学习最好时期。他们需要及时补充大量的新知识,掌握获取最新的教育动态和信息情报,以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学习中来。排在最后的是高三学生群体。由于他们正处在升学阶段,课业繁忙,课余时间基本上用在学习课业知识或参加课外补习及其他特长学习等方面。平时很少有空闲时间来图书馆看书,只有在活动课与阅读课时才能抽出时间到图书馆来。
3、学生读者学科背景统计分析:
到馆学生读者中:选择文科为发展方向的学生占67%,选择理科为发展方向的学生占33%说明了本次统计所涵盖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很好地反映出图书馆读者成分的多样性,给图书馆图书收藏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收藏范围上要即兼顾学科的专深和广博,又要兼顾普及知识和消遣娱乐的需要。
4、教师读者群体统计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文科院系毕业的教师到图书馆阅览的人数较多,其中语文学科教师超过了100人次/学期,但理科的物理和化学教师也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五位。由于被统计的教师阅览室以接待高三教师为主,因此,本部分的读者中人数最多的是高三教师,达100余人次/学期,其他年级的教师为40余人次/学期。教师到教师阅览室的总人数以文科院系毕业的教师居多,其中,历史系与中文系毕业的教师位居第一,有60人次/学期,但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化学和数学系毕业的教师。这说明教师群体作为知识分子,他们意识到在当今知识经济的社会环境下,教师普遍重视学习,特别注重信息知识的获取,倡导终生学习。要给学生一杯水,他就要一桶水的理念深入教师的脑海。不学知足,学然后知不足。
二、学生读者的阅读利用情况
1、读者实际到馆频率
本校学生读者到馆频率分别为:每天到馆的2%;经常到馆的43%;偶尔到馆的55%。说明到馆学生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固定人群,是图书馆的常规读者。这些学生读者约占到馆读者的45%。另有55%的读者,他们或是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检索资料、解决某一问题,或是不抱任何目的随意到图书馆来看一看。
2、学生读者阅读目的
学生到馆阅读的主要目的:普及增长知识55%;了解实事动态:20%;消遣娱乐:27%;学习研究:3%。通过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能较好地反映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正在与日俱增。
3、学生读者阅读报刊的类型
学生读者在图书馆中阅读图书倾向为:专业类21%;时事新闻:2%;文艺类40%;体育类30%;保健类3%;其它4%。学生读者对期刊的阅读多集中在文艺、体育和专业等三大类,反映出他们对时尚休闲文化和专业学术类期刊有较大的需求。学生读者阅读报纸倾向为:专业类30%;时事新闻40%;文艺类20%;体育类5%;保健类1%;其他4%。学生读者对报纸的阅读多集中在时事新闻、专业和文艺等三大类,反映出他们对报纸需求在国内外时事动态新闻、体育消息和专业知识方面。
三、我校对提高图书馆图书的利用率的所采取措施与对策
图书馆购买图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使读者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因此提高图书馆图书的利用率任重而道远。
1、从图书的购买着手,力争完善藏书结构
适当购买电子资源。目前我校图书馆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纸质图书馆发展成为电子化、信息化,与书目信息共存的数字化图书馆,电子资源是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子馆藏的质量和结构,电子资源能增强学生读者的阅读兴趣。近几年我们不断购买新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并尽量避免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重复。尽管我们需要购买相当数量的纸质图书,但有部分外文纸质图书价格昂贵,利用率不高,我们就购买适当的外文电子图书,而减少这部分外文纸质图书,节约了不少的资金。
2、加大设备投入,扩大电子阅览室规模
电子阅览室是提供各类电子资源检索及在线阅读的必要条件,特别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是最方便的途径。如果电子阅览室设备太少,就无法满足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的需求,就会出现学生想用电子资源没有设备,而购买的电子资源又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尴尬局面。我校在政府的支持下,现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建设。现通过改建的图书馆增加相当的设备。
3、提高服务意识,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图书利用率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提高服务意识,本着以人为本、充分服务、区分服务、科学服务、资源共享的原则,尽自己所能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读者文献检索的能力,从而提高图书馆图书的利用
首先要加大宣传。通过图书馆网页宣传,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辟专门的空间,专门对图书馆图书包含的内容进行宣传。制作宣传彩页,或者定期制作图书馆板报,报导最新购买的图书信息。制作新闻,定期制作图书馆图书宣传性质的新闻,投放到学校网站,加大宣传力度。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培训,对图书馆图书仅仅是宣传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入校的高一新生,进行图书馆图书利用培训。在三个年级开设阅读课,让他们经常到图书馆来,激发他们对图书的兴趣。
4、提高馆员素质,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网络、计算机科技的日新月异,在网络运行环境中,图书馆藏书信息内容大大扩展了,如对图书信息的判断、选择,就从传统的文献查找发展到网上检索,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藏书发展,图书馆必须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吸收其他专业领域人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人员等方法,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改善群体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环境下藏书发展工作的需要。我校就分别选派了相关人员到佛山、广州培训图书管理,还请相关公司的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我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地充实新的知识,学习到新的技能,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各类群体读者的需求,从而提升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图书馆的构建与应用》,《图书馆杂志》2006年08期
2、《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情报探索》,《情报探索》,高琦,亳州师范高等专等学校
3、《不对称信息理论在图书销售中的应用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发行研究》,徐永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适合于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全文数据库软件评析》,《情报学报》,臧国全,郑州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