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伟德betvlctor的客服平台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我对图书馆建设之浅见

发布者:伟德betvlctor的客服平台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1-06 09:54

 

佛山市顺德区三桂小学  苏少玉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  服务  改革
      摘  要: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文化、教育阵地机构,担负着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它为师生收集、整理、存贮、传递书刊资料,提供阅读服务。尽快实现网络化人性化管理体系,对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而图书馆管理改革的内涵就是以机构改革为重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和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为重点的管理机制改革。

 

      当今是一个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为主线的、充满竞争的时代。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文化、教育阵地机构,担负着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它为师生收集、整理、存贮、传递书刊资料,提供阅读服务。图书馆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充分认识图书馆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把图书馆建设好。近年,在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领导下,通过不断对各学校图书馆业务开展情况的考察和分析,认为图书馆要加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建设,以提升本市各中小学图书馆的总体使用环境和教学服务能力。学校也要针对实际的教学需要,为图书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有计划的建设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规模,以达到与学校办学要求相适应的规模,尽快实现网络化人性化管理体系。
      如果想要在当今世纪中充满生机与活力,又能经受住信息风浪带来的更大冲击,就必须对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而图书馆管理改革的内涵就是以机构改革为重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和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为重点的管理机制改革。可以说图书馆的机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许多图书馆正在进行的重要工作。
      一、图书馆改革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馆藏书建设是我们建馆的根本,它直接影响到我们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办馆目标。在充分认识藏书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把好藏书的数量关、质量关、效益关。一定要对藏书的学科比例、新旧书的比例、藏书利用效益的状况以及有办学特色的学校的馆藏特色进行调研。从而拟订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购书计划。为了保证购书能够真正满足基层学校的需要,加强购书的针对性,提高购书的质量,在确定采购书目时,把那些在不同学科从事多年教学、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并熟悉图书馆业务的老师共同选择确定采购书目,从而保证购书质量,促进馆藏建设的良性发展。严格规定多品种、少复本的购书原则。这样,学校图书馆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效能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新知识、新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人对知识的渴求不可能单纯从课本上学到全部,而影视的出现刚好使人们的认识得到补充。但青少年认识世界过程中太依赖影视,有可能不理解或误解媒介内容而将媒介内容作为“真实”、“正确”的信息来接受,对制作节目的手段和动机,不能区分媒介生活与社会生活。过度迷恋、追捧电视、网络,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就会下降,这样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又怎能担当起新世纪素质教育?而在西方优秀的民族教育中,读书是作为对孩子能力培养的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此外,图书馆还是培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重要阵地。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树立价值观的阶段,对新事物感受特别敏锐,而且模仿性强,图书所引导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榜样将成为他们的标准。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爱国、关心他人的优秀品德.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轻松、愉快地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书刊资料,选好书,读好书,以及培养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这应当是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去实践的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智力的重要阵地的图书馆,不但要担负起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媒介信息教育,包括计算机使用技术的培训,更要帮助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使之发展正确的媒介思想,提高他们对负面信息的醒觉能力,在成长的路上学会用网络信息,故此,图书馆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信息管理
     图书馆收藏的书刊中蕴藏着古今中外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精粹,是知识的大宝库。其进步的书刊、书籍能引导学生辨别真、善、美,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图书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的重要场所,其整洁肃静的阅读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但日积月累下来的图书如何更有效地整理、存贮呢?数字图书馆就应运而生了。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全新图书馆形态,它的管理模式也由文献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进而到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建设汇集多种媒体、开展一系列、多层次、交互式的文献信息服务,扩大了馆藏资源的虚拟空间范围,为读者提供具备资源整合和电子导航功能的统一的检索界面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提供了与馆员多方式交流的平台;能及时地捕捉社会、国际上的信息,满足校内外读者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并使学校重点学科的文献得到保障。因此,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改革与创新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
     三、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改进。
    现今是科技发达,资讯迅猛的网络时代,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也满足不了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作相当的改进。首先要树立情报信息的观念,才能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而又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广、快、精、尖的情报信息服务。同时,还应了解文献信息资源的相关概念与种类,掌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标准和内容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掌握报刊管理与利用,了解声像与电子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懂得开展文献流通服务的各种形式,知道如何开展读书活动与阅读指导及读者入馆教育,了解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知识,掌握读者服务的管理。此外,还要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除此,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仪表、举止、谈吐和工作作风直接对学生产生着影响,他们应该有爱岗敬业的强烈的进取心,以自己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大方的仪表,文雅有礼的谈吐,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以此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掌握现代知识技能运筹帷幄的全新管理人才。
      四、图书馆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古往今来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与生产方式相一致,当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时,分配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因为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与我国以前任何时代的生产方式完全不一样,因此它的分配制度便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了。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图书馆也应与社会同步,对现有的分配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事业机构,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与国家政策一致。从总体上看图书馆分配制度随着国家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不断变化,但力度还不够,比较保守,与外部环境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以往图书馆的利益分配多以劳动付出为杠杆,而是以职称或职务高低为标准,高职称者有相对较高的收入,同一职称者不论干多干少,利益分配几乎是相同的,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形成了新的平均分配方式。他们“有福同享”,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所以要激活图书馆,打破僵化局面,利益分配上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我们可将以上所言的各种要素渗透到分配机制中去,大力倡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实现图书馆分配制度合理化。
总之,图书馆建设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当今发展迅猛的网络时代,也是势在必行的事。
参考文献:
杨东梁“人大”图书馆机构改革与竞聘岗制度上的实行2002年7月
王春芳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当下思考和建议08-12-04
李文兰图书馆------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2009-12-08

 

- -
-->
- -
Baidu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