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城区小学 李敏
主要内容:新课程的改革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机构,图书馆必须适应改革步伐,更新办馆理念,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图书馆的改革,也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开发图书馆的潜能,让图书馆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 兴趣
在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不但要把学生培育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而且还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要想使他们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不仅仅限于课堂上。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教育机构,第一就是图书馆。”
2003年3月,国家正式颁布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新《规程》指出图书馆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习是不能一步登天的,它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而累积的资本来自哪里呢?课内肯定是不够的,课外阅读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来源,而图书馆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既然图书馆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发挥学校图书馆的做大作用呢?这是我们图书管理员一直在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以自己的领悟去谈谈如何发挥学校图书馆的潜能,让图书馆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欲用人,先识人”,同样要想发挥图书馆的功效,先要建设好图书馆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一、 图书馆的藏书量要多。
有些学校的图书馆只是虚有外表,只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图书馆,
但是看看其藏书量却非常稀少,只有几千本书摆在那里,纯粹是做做样子。一到检查的时候就东借西挪的拿一些书来装样子,这样的图书馆只适合参观,而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丰富的馆藏,是吸引读者的首要因素,又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图书馆的“粮食”都不多,怎么能“喂饱”学生呢?
二、 注重藏书的结构性。
图书馆的书并不是说数量多就可以了,还要讲究藏书的结构。如果图书馆的比例失调,品种单一,使用性差,难发挥其作用。所以图书的收藏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要有多样性,图书馆里既要有适合儿童成长发育的中外名著、爱国主义教育书籍、文学作品、科普读物,也要有陶冶儿童情操的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方面的资料,更要有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工具书以及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及课外辅助教材。其二是要有层次性。学生的不同年龄就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我们图书馆的藏书必须要适合各个年龄层。这样就可以避免高年级的学生没兴趣,低年级的学生看不懂的矛盾。
三、 注重藏书的新颖性和时尚性。
时代在不停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图书馆作为提
供精神粮食的场所,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人认为,图书馆就应该以经典为主,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图书馆不应该受外面的影响,就应该闭门造车,这样才可以保持图书馆的正统性。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图书馆也需要接受新鲜的血液,也需要与时俱进,因为现在的学生是充满活力的,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希望探索未来,所以这就需要时效性很强的资料,如果这些资料在图书馆里能找到,学生肯定非常愿意走进图书馆。
四、 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有些学校的图书馆无论是布局还是装饰都给人一种呆板甚至是沉闷的感觉,因为他们觉得读书的地方就不能太花俏,应该以稳重为主,所以很多图书馆只是摆一些桌椅,在墙上贴一些鼓励多读书的名言就算了。其实,中小学的图书馆既是一个知识的世界,也是一个知识的乐园。要让学生喜欢读书,不但要求图书馆有优秀的书籍,而且还要有优美的环境。图书馆舍舍俨然,馆前群雕屹立,馆内花木葱郁、荫幽静谧、馆舍内整洁、活泼、明亮、舒适、宽敞,这样的环境才能让学生流连忘返。
通过以上的四个方面对图书馆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后,图书馆就成了学校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学生吸收课外知识的一个窗口。既然有了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新的形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呢?如何让它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呢?下面我就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以及自我的一些领悟来谈谈发挥图书馆功能的一些方法。
一、 打破以往“重藏轻看”“重师轻生”的格局。
由于中小学的图书馆比较注重基础建设,所有很多图书馆藏书丰富,每个学期学校都化大量的经费去购买图书,其结果就是图书馆确实有很多书,但是很多书都是“新书”。所谓的“新书”就是指根本就没学生借阅过,根本就没人翻过的书。有些图书馆为了所谓的保护新书,所以很多新买的图书都是只摆样子并不外借,或者买回来的新书放一段时间再外借,这样就影响了图书的利用率。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把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必须把所有的书都外借,并且每到一批新书就要完全公开,并搞一些活动来推广新书,这样才能增加新书的流通率。
中小学的图书馆很多都是为老师开放的多,为学生开放的少。老师去借书是随时都可以,并且可以延长借书的时间,非常方便。然而学生去借书的时间限制比较多,图书馆开放的时间也不太符合学生的休息时间,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想借书却没时间借。所以我们的图书馆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毕竟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学生。
二、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精神力
量源泉,只有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才会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然而兴趣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它成形于阅读过程之中,并需要不断的强化和积累。不进行阅读的人,是无所谓阅读兴趣的,阅读产生兴趣又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1、开设阅读课。我们学校每个星期至少有一节正课是让学生阅读的。把阅读课纳入课堂,会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在这堂阅读课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新书推荐,也可以围绕一本书进行讨论,甚至可以什么也不说,就让学生各自看书。为了更好的推广阅读,我们学校不但有一节正课是阅读,甚至一、三、五的午读时间都是阅读书籍的时间。
2、举办有奖征文以及故事会、知识竞赛这类活动。这些活动是提高学生阅读量的一个方法。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多读书,书读的越多,见识就越广,素材就越多,就越容易在比赛中获胜。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我们学校近期也开展了“读书成习惯“的书香校园活动。在读书节上,学生各个都大显身手,学校从此就掀起了读书的高潮。
3、开辟读书评价园地。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可以在学校显眼的地方专门放一块黑板方便学生把所读书的书评价写在上面,字数不限。这样既宣传了新书,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4、定期开展新书推荐会。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把最新的好书推荐给读者,这些书可以是经典的,也可以是近期内最受世面欢迎的。这样既保持了图书馆的稳重性,也保持了图书馆的时尚性。
三、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方式相结合。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图书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那么,图书馆怎样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增强吸引力呢?首先,可以成立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现在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网,而网络上的资源也非常丰富,所以作为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我觉得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除了成立电子阅览室外,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查找书籍,这样是节省了时间,图书的摆放也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是微机化管理。
四、“点、线、面”相结合。
所谓的“点、线、面”就是指“家、校、班”。“家”就是说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定的藏书;“校”就是指学校开放图书馆,保证学生的人均用书占有量;“班”就是班级建立图书角,班级的图书角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批书。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班级处处都洋溢着读书的气氛,学生就很自然的处在书海之中,这就是环境的熏陶。有了这样的环境就利于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的营养品,让每一个孩子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而这也将是学校图书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樊瑜《对世纪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扩展和变革》
2、洪有江 《学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