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伟德betvlctor的客服平台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中职学生的阅读现状与导读策略

发布者:伟德betvlctor的客服平台电教站发布时间:2010-12-14 16:16
 
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邓韶梅
 
     【摘要】本文针对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引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指导其阅读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应把图书馆开辟成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养,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鲜活,更有成效。
      【关键词】阅读现状  导读  图书馆  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在职业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但从课程的设置来看,中职学校一般只安排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周课时在3节左右,每学期按19个教学周计算,除去学生实习、实操占用的课时,所剩的语文课是非常有限的。语文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内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显然是不容易的。“功夫在诗外”,语文学习也是一样。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凡是教师课外阅读组织、引导得好的,语文教学效率就高、成果就大。学生个人的语文实践也证明,凡是课外书读得多的,语文能力就强,学习效果就好。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其阅读方法,使学生在浩瀚知识海洋的遨游中获取知识,提高素养,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鲜活,更有成效。
       一、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
      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是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建成的,楼高三层,设有书库、书报杂志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室场。馆内藏书 7.5 万多册,绝大部分是结合本校专业及相关学科以及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图书,文学类图书占20%左右,以中外名著、优秀作品、文学基本知识为主,其中学术期刊占报刊总数80%以上。学校图书馆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么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呢?笔者曾抽取学校各专业班共1000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详情汇总如下:
每周至少到图书室借阅书刊一次
与阅读相比,更喜欢上网或看电视电影
阅读是为了专业学习和扩大知识面
阅读是为了消遣娱乐、录求刺激
根据读物的价值有选择地阅读
有明确读书计划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16%
78%
20%
82%
23%
12%
       从调查可见,我校学生还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在课外更喜欢欣赏影视作品或上网而不是阅读;阅读的随意性大,不会选择有阅读价值、适合自己读的书,阅读主要是为了消遣娱乐,录求刺激,爱好阅读漫画、言情、武打、侦探和传奇等图书杂志,对经典文学作品则较少问津;阅读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恰当的方法,想读时就找本书来读读,不想读则一学期都不到图书馆一次,读书囫囵吞枣,不加思考,如水过鸭背,放下则忘……如此量少、面窄、质差的阅读现状,不得不令人堪忧。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阅读兴趣淡化和情感缺失,不利于提高阅读能力,不利于拓宽知识面和提高语文素养,更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引领学生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多管齐下,引趣导读
      (一)端正阅读态度,重视传统阅读
      通过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课等形式让学生明白,博学多闻的人总让人敬慕,如韦编三绝的孔子、读书破万卷的杜甫、马背书馆的顾炎武,而课堂这狭小的空间难以让我们博学多闻。所以,我们只有冲出小课堂,走到课外这一广阔的空间,通过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里达到博学多闻。阅读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写作水平。书读多了,耳濡目染,写作便会得心应手。只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学生才会真正重视阅读,走进阅读世界。
      其次,要宣传树立“网络阅读不能取代传统阅读”的理念,夺回被互联网大量蚕食的传统阅读时间。网络时代快餐阅读的弥漫使中职学生阅读图书率持续走低,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阅读不能取代传统阅读。网络阅读与看电视一样,方便直观,有助于人们更快更好的接受信息,但它往往只是满足于入眼不入脑的浅表性阅读,满足于过眼烟云式的娱乐性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性阅读。而传统阅读手捧一书,细细品赏,慢慢研读,悠然于墨香里,回味在思绪间,那种文化的浸润和思辨的乐趣是网络阅读无法相比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合理的阅读自动地进行,有助于提高阅读自觉性,发展阅读能力,改善阅读品质,有助于增进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查和引导学生:能否养成制定读书计划的习惯,自觉、系统地阅读;是否善于安排和利用时间;是否具有读、思、写、用相结合的习惯;能否使用工具书,虚心请教等。
     (三)结合阅读教学,指导阅读方法
     为了引导学生会“读”书,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我的做法是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二是浏览法,如对报刊的娱乐新闻,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
     三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比如阅读教材推荐的有关文章,我常常使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阅读,并按我预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去解答。
     四是摘抄评价法。即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是我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备有一本摘抄本,为写作积累语言和材料。
     (四)指导学生读好书
      1. 以“文”引“书”,引导学生走进文学名篇的殿堂
     笔者所在学校语文教学用书《语文》(必修)由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编,其中不乏文质兼美的课文,如《项链》、《刷子李》、《鸿门宴》等。如果教师能以阅读教学为契机,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羊脂球》、《俗世奇人》、《史记》等书,既可令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收到积基树本、积厚成器之效。
      2.推荐书目,提倡阅读经典
      为了让学生愿读、乐读,有书可读,我们一方面要多和图书馆管理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图书信息,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荐适合中职生阅读的书目。如《花季·雨季》、《真心英雄》等优秀青少年读物,《读者》、《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意林》等汇集大量短小精悍、含蓄隽永好文章的期刊,《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中外文学著作等。特别要提倡经典阅读。“经典的阅读可以使年轻的一代从生命与学习的起点上,就占据一个精神的制高点。”(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语)好书的推荐将使学生的阅读避免盲目和无序。
      (五)以活动促阅读,以阅读带活动
      把读书活动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例如:阅读摘录优美语句,读书讲故事,读书写读后感,演讲比赛等。把读书活动与语文的听、说、写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利用好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
      具体做法是布置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并写读书笔记,上语文课时利用三分钟请学生背诵自己的摘抄并说出感受。按一周五篇算,一学期每个学生就能读100多篇,这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巨大的。如一位学生读了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后说:“幸福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幸福,只是有时幸福会和我们捉迷藏,但只要你耐下心来仔细地环顾四周,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学生的感悟已上升到思考人生的高度,这样的文字没有长期反复的听说读写是不可能达到的。经过持久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2.图书漂流活动
      要求学生每星期至少从图书馆借阅一本图书,自己自由阅读。读完后将书在班上自由漂流,互相传递着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
       3.走进图书馆,积极参与图书馆活动
      图书馆每学期都会组织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沙龙、读书讲座之类的活动,还定期通过简报、海报、通知等形式介绍图书馆有关业务知识,介绍上架新书,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各种活动,了解各种信息,对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以上的实践,我班的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提高了,知识面拓宽了,写作素材也丰富了,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都屡获佳绩。如何稳仪同学的《谁言寸草心》获得了伦教街道办事处“和风颂母情”征文一等奖,陈婷婷同学的《在同一片晴空下——从中职生资助政策想到的》和陈科宇同学的《成功在于不懈努力》均获第六届全国“文明风采”征文比赛一等奖。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的智力也得到开发,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由原来的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到积极发言、畅所欲言,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和发挥。
     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把学生带进图书馆,把图书馆开辟成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快乐。通过阅读吸取智慧和力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丰富语文素养,为语文教学插上一双翱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梁海燕.《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吉林教育:高教 》,2009年 4期
[2]程蓉芬.《试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优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年第3期
 

- -
-->
- -
Baidu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